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地方 > 正文

平鲁区:风雨兼程写春秋

时间:2024-11-22 16:42:00    来源:黄河新闻网朔州频道    

善弈者谋势,善治者谋全局。

平鲁是1989年朔州建市后区划史上的“老三县(区)”之一。35年来,平鲁区委、区政府立足当地资源禀赋,不断抢抓机遇,主动服务和融入新的发展格局,在扩大煤电优势的同时,全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实现了新兴产业的快速成长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在全力打造新型绿色能源示范区和加快建设“一区两城”的道路上,跑出了“平鲁速度”,也跑出了“平鲁风度”。

51.jpg

能源革命谋篇布局蹚新路

初冬时节,走进三一硅能(朔州)有限公司,建设厂房、运输建材、调试设备、制作生产……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都在井然有序地忙碌着,身后是一排排整齐的厂房,项目建设的热潮令人感慨。

52.jpg

作为典型的煤电大区,平鲁区始终明确自身能源大区的发展定位,切实把握国家“双碳”目标和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要求,从依赖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向全面培育和壮大新能源转变,全力打造新型绿色能源示范区。

持续扩大煤电优势。建设智能化煤矿4座,改造工作面16处,核增产能1120万吨;2023年生产原煤1.26亿吨,累计发电331亿千瓦时,分别同比增长16.5%、14.8%,煤炭产量和发电量总量常年保持朔州市第一,圆满完成能源保供任务。

53.jpg

全力推动产业转型。成功引入三一集团,启动建设单晶硅、切片、电池、组件、支架等光伏垂直一体化项目,打通5GW光伏全产业链,在产业转型上迈出关键一步;中煤平朔煤基烯烃、普勤低热值煤分级利用、新耀低阶煤分质分级利用、昌昕高岭土深加工等传统产业升级项目加速推进;2023年获批风电光伏项目6个,新能源装机总容量达539.3万千瓦、占比48%,绿电优势充分彰显。

深化开发区改革发展。持续推进“三化三制”改革,加快运行管理分离,提升开发区运行管理水平;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积极推动“源网荷储氢”一体化和增量配电项目,努力降低企业用电成本;深化“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推动承诺制全流程网上办理,完善开发区与部门联动审批服务机制,落实“政府+园区+链主企业”的招商模式,滚动开展“三个一批”活动,加强全流程全要素保障。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一业一证”等改革,加快实施流程再造,扎实开展极简审批行动,持续深化“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服务,各类诉求“一站式办理”,大力提升政务服务效能。2023年,平鲁区净增经营主体1831户,新培育“小升规”企业7家,新认定省级重点产业链“链核”企业2家、专精特新企业3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

生态修复筑牢发展根基

平鲁,这个曾经因资源开采而生态受损的地区,如今正通过一系列生态修复治理措施,焕发出新的生机。平鲁区委、区政府将生态修复治理作为首要任务,全力推动“三区一地”修复治理,压实各煤矿企业主体责任,分年度制定矿山生态修复治理方案,通过实施一系列生态修复工程,平鲁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

54.jpg

在生态修复工程的推动下,平鲁区的森林覆盖率大幅提升,生态得到有效恢复,为绿色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平鲁区还扎实推进国土绿化行动,启动实施了“三北”工程林草湿荒一体化、晋北地区高原风沙源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等,大力推进植树造林和草原修复,不断筑牢绿色生态屏障。

平鲁区的生态修复治理工作,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还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牧区草地生产力提高,牧户和国有农牧场的收入增加,草原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提升。同时,项目实施改变了牧民的观念,提高了他们对生态保护和修复的积极性。

在空气质量提升方面,平鲁区实施空气质量提升行动,解决了集中供暖供气改造问题,推进了工业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全年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和优良天数比例都有显著提升。此外,加强了水污染源头治理,完成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入河排污口规范化建设,确保了出境断面水质全部达标。

随着生态修复项目的推进,完成了绿化造林、坡耕地综合治理、重点流域综合治理和矿山修复治理等多项生态修复项目,进一步改善了生态环境。这些项目的实施,不仅提升了生态效益,还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平鲁区积极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实现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空气更清新。2022年,平鲁区被山西省生态环境厅命名为第一批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是朔州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县(区)。这一荣誉的获得,是平鲁区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的有力证明。

在推动绿色生活方式和绿色消费模式的普及方面,平鲁区也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率先开展全域环境综合治理提升三年行动,投资50亿元系统实施七大领域87个生态治理项目,统筹推进绿色矿山、生态修复、城市更新、乡村振兴、全域绿化等各项任务,为平鲁区生态环境保护打下坚实基础。

此外,平鲁区还大力推进生态修复、改造提升、补植补色、产业拓展,全力推动总投资2.6亿元的永定河源头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加快建设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退化林修复,绿化美化村庄,确保早日实现全域绿化。

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平鲁区的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绿色发展成为了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从一域到全局,平鲁的山更绿、水愈清,生态文明理念正引领着社会新风尚,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通过不懈努力,平鲁区必将成为生态环境优美、经济发展繁荣、人民生活幸福的绿色发展示范区。

文明实践汇聚自信力量

幸福平鲁,德香四溢;文明薪火,代代相传。

平鲁自古以来是汉民族与游牧民族的交汇融合之地,明代著名的“隆庆议和”事件发生在“败虎堡”,开创了明王朝与蒙古族长期友好的先河。特有的文化元素使得平鲁人与生俱来就融入了大气包容、开放热情的性格。

55.jpg

平鲁区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全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线,以“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乘风化俗”主题实践活动为抓手,全面融入创造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美好生活的肌理。人们传唱着崇德向善的文明歌,谈论着感人至深的“最美”故事,践行着真善美的文明行为,传承着平实质朴的乡土民风,共建与己休戚相关的文明城市。

这些文明现象、文明行动吹遍平鲁大地,使这片历史悠久而厚重的土地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塑造起平鲁人尚礼自信的文化筋骨。

织好阵地“网”,打造文明实践矩阵。平鲁区按照“合理布局、有效覆盖、便民实用”的原则,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设在接地气、人气足的敬德剧院广场附近,便于开展实践活动,同时,创新利用平鲁区图书馆、平鲁区文化馆的音乐室、舞蹈室、书画室等平台,推动原有场地提档升级,便于群众使用。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充分利用党群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文化站、农家书屋等,进行资源整合,打造提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延伸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将李林烈士林园、朔州第一党支部、绥蒙军区司令部旧址等纳入文明实践体系,常态化开展红色讲解、讲红色故事、唱红色歌曲等文明实践活动。

搭好宣讲台,夯实理论宣讲阵地。平鲁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立足大时代主题,选好小切口。在实践中,根据宣讲对象、主题重点,因地制宜,采取“接地气”“说土话”“讲故事”的手法,教育引导群众见贤思齐、崇德向善。实践中心、乡镇街道各所(站)已成为宣传宣讲理论政策的大课堂、培育践行主流价值的主阵地、持续深入移风易俗的新天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打造特色品牌,凝聚志愿力量。平鲁区以项目化推进为抓手,推动志愿服务精准化、常态化、便利化、品牌化建设。平鲁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打造“公益红娘”志愿项目,主要目的是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移风易俗、倡导婚嫁新风尚,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弘扬和传承。平鲁区公益红娘项目突出志愿服务属性,积极吸引单身青年加入志愿者队伍,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储备后备力量。目前,已经从单身男女青年中招募了大约100名青年加入志愿者队伍。

56.jpg

弘扬文明新风,唱响文明实践主旋律。平鲁区新时代不断丰富文明实践内容,大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文明实践落地见效。每月制定活动计划,围绕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入移风易俗五大类主题开展实践活动。各级文明单位常态化开展文明交通劝导、包街清洁、联点共建、创文宣传进院入户等志愿服务。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聚焦群众需求,围绕乡村振兴、文明风尚、文化惠民、教育关爱、农业科技、生态环保、助老扶幼、科普宣传、平安法治、健康教育等主题,因地制宜开展经常性、面对面、群众喜闻乐见的文明实践活动,今年以来累计开展1600余场次。

深入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依托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组织开展集中性活动,集中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结合群众所需,开展了一系列主题讲座、民俗展演、文体比赛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满足广大市民群众多层次、多元化精神文化需求。移风易俗方面,开展培育文明习惯、增强法制意识、抵制封建迷信、反对铺张浪费等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形成惠民敬老、孝老爱亲、节俭家风、和谐邻里等文明乡风,培育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

文明之花次第盛开,不仅改善着城市的面貌,更让广大市民内心经历一次次的文明洗礼,让每个平鲁人心中文明的种子生根发芽,让平鲁大地处处闪耀着文明之光。

三十五载风雨兼程,三十五载岁月如歌。平鲁区高举开放大旗,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续写着更加美好的“平鲁篇章”。(谢宏、张略、志虎、谢宏、刘志伟、刘强、崔永旺)

  (编辑:王业)

   免责声明:三晋新闻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三晋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中文陈述文字和文字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由任何怀疑或质疑,请即三晋新闻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