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落成的门诊住院综合大楼
沧海桑田,经历70余年的风雨兼程,始建于1951年的朔州市人民医院(原朔县人民政府卫生所)已由成立之初的三间西厢房,19名医护人员,老三件简易器械发展成为今天拥有占地面积6万多平方米,医疗区建筑面积10万多平方米,编制床位1050张,工作人员近1300余人,种类齐全功能先进的国产、进口设备,技术服务水平在本区域及周边一流的一所集医疗、预防保健、科研、教学于一体的三级综合性医院。该院干部职工经过70多年的奋力拼搏,开拓创新,使一个卫生所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成功实现了几代人的梦想,为保障朔州乃至周边县区群众身体健康,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如此辉煌的成绩取决于该院重视党建、强化管理、发挥人才作用、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塑造品牌特色、提升质量、改善服务、更新设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举措,促使医院各项工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高度评价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
艰苦奋斗 坎坷创业
1951年4月,在(原)朔县政府的直接领导下组建成立了朔县人民政府卫生所,卫生所当时建在朔县城内县右街2号老城内的三间西厢房,面对人员少、办公条件差,医药紧缺的局面,几个创建者仍然满怀信心,干劲十足,精心为全县人民问诊把脉,守护着全县人民的健康。从1951年建院到1965年的十五年间,医院经历了建国初期百废待兴、艰苦创业艰难发展时期。医院从1958年至1964年先后四次更名,最后确定为朔县人民医院。朔县人民医院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帮助下,干部职工咬定青山不放松,齐心协力埋头苦干先后建起了门诊楼,并逐步增加医务人员和增设各类门诊科室,业务不断增强。
内科大夫量血压
外科大夫检查身体
1978年,改革春风吹遍祖国大地,医院也进入了扩容发展阶段。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逐步迈开,医院踏上了发展的历程各项功能逐步得到完善。先后设立了院办室、总务室两个职能科室;设立了内儿科、外科、中医科、妇产科四个临床科室;设立了放射科、化验室、手术室、药房四个医技科室;全院职工128名,其中卫技人员109名。1979病床增加到120张;1980年职工160名;1981年至1983年职工204名、其中卫技人员163名、床位增加至150张,全年营业额逐年增长;1987年,医院得到较好发展,全年总收入首次突破百万元,至此,医院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砥砺奋进 争创一流
1989年1月,伴随着朔州市的成立,朔县人民医院也改名为朔城区人民医院。领导班子逐渐增强完善,新老结合组成了人民医院的领导集体。医院旧址(城内县右街2号)也得到了扩建,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600平方米,编制床位150张,职工总人数337人,全年业务总收入171.6万元。
1990年12月举行了新医院落成剪彩仪式,新医院建设历时5年多时间。医院总占地面积40800平方米,职工总人数达到347人,其中卫技人员302人;1992年编制床位150张,开放床位300张;先后引进CT、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设备,1997年编制床位达到300张。2000年6月经山西省卫生厅发文同意,朔城区人民医院增挂朔州市人民医院牌子,医院规模逐渐扩大,同年引进核磁共振,医疗设备再次得到增强。2003年10月朔城区委组织部批准成立朔城区人民医院党总支委员会。2005年10月,省编委发文同意朔城区人民医院(朔州市人民医院)为正处级建制。同年11月,医院通过省卫生厅组织的等级医院评审,正式成为朔州市最大的一所二级甲等综合医院。
2009年1月,经朔州市委组织部批准成立了中共朔城区人民医院委员会,使党建工作更加完善。当年,医院共有正式职工637人,其中技术人员584人,临聘人员318人,门诊病人达到147961人次,住院病人18699人次,床位使用率86.56%,各项医疗指标创历史最好水平。
2012年至2021年是医院改革快速发展取得辉煌成就的十年,门诊量、住院量均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2013年12月,省卫生厅批准设置医院为三级综合医院,2018年11月启动三级医院上等上级工作。2020年投资3.6亿元开工建设门诊住院大楼,项目规划总占地面积为12058平方米,建筑总面积为48200平方米(地上15层,地下2层),2023年6月建成投入使用并增添大型现代化新型医疗设备。同年10月省委、省政府对医院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作出贡献的传染病医院病区及专家团队集体记功,医院多年来多次受到省、市、区各级党委政府及部门表彰。
2023年省发改委、省卫健委批复朔城区人民医院在原有编制床位600张的基础上,增加编制床位450张,共设置床位1050张。2024年5月向省、市卫健委递交等级医院评审资料。
西门子SOMATOM FORCE双源CT
目前,医院共有在岗职工1295名,专业技术人员1045名,其中正高职称65名,副高职称150名,中级职称334名,专业人员中研究生学历75名,本科学历占85%;共设临床科室32个,医技科室10个,职能后勤科室25个,预新增科室6个,其他内设机构5个,护办32个;6个支部,178名党员;医疗设备同样得到了完善和增强,拥有国内先进的现代化医疗设备,包括GE3.0T核磁共振仪,西门子Force双源CT,飞利浦、西门子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SA),奥林巴斯胃肠镜,富士胃肠镜,胶囊内镜,贝克曼全自动生化流水线,乳腺钼靶机,飞利浦全数字高端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奥林巴斯腹腔镜、电切镜,史赛克关节镜,飞利浦DR,铥激光仪等,设置60张标准ICU床位。
飞利浦全数字高端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新建的门诊住院综合楼按照三甲医院标准建设,可容纳床位450张,诊室布局科学合理,设有地下两层停车场,患者就医体验更加温馨便捷,具备现代医院必需的信息化系统、医用物流传输系统、中央空调等先进配套系统,主要硬件设备设施达到省内一流水平。医院急诊科配备救护车8辆,开通急救电话2020120全天接诊,承担市120接诊抢救,全天候为广大患者服务。
创新发展 再铸辉煌
根据医院发展需要大力加强重点专科建设,为此着力在此方面狠下功夫,建成了消化内科、儿科、普外科、内分泌科、感染性疾病科为市级临床重点专科,神经内科为山西省县级临床重点专科;肿瘤科被纳入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培育名单;积极申报神经内科、神经外科为省级重点专科;心内科、呼吸内科、骨科、妇产科均处于朔州市领先水平,以上省市重点专科的建成有效提升了医院服务能力造福了广大患者。该院不仅为本市区广大群众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诊疗服务,而且还为邻近的宁武、神池、五寨、偏关等忻州市的部分区县群众提供全方位多层次服务,已经成为晋西北重要的医疗服务中心。现在年门诊50万余人次,住院近3万余人次,手术6000多例。
腹腔镜胆囊手术
电子胃镜
近几年,该院开展了乳腺良恶性肿瘤根治术、胃肠道良恶性肿瘤根治术、甲状腺单侧叶及峡部切除术、后腹腔镜下肾上腺手术、单侧半尿路切除、腔镜下膀胱癌根治术、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经尿道输尿管镜下输尿管结石铥激光碎石清石术、心血管介入诊疗技术、脑血管介入诊疗技术、颅内动脉瘤介入手术和开颅夹闭术、颅内良恶性肿瘤切除术、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关节镜技术、脊髓脊柱手术、胸腔镜、单孔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显微镜下镫骨重建术和听骨切除术、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人工晶体植入术、鼻内窥镜下腺样体切除术和各类鼻腔鼻窦手术等四级手术及限制类技术,填补了朔州市多项技术空白。
初心不忘 勇毅前行
朔州市人民医院(朔城区人民医院)作为全市的一所三级医院,多年来围绕服务人民,守护健康,造福人民,共建人民美好生活的奋斗目标,紧扣构建新发展格局,实施软硬件升级改造,就医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优化医疗服务措施,大大改善了患者就医体验;推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促使经营管理跃上新台阶;奋力攻克疑难重症,医疗服务水平大幅度提升;强化文化建设,确保医院长久保持良好形象和社会口碑;坚持守正创新,为推动健康朔州建设作出了应有贡献。
Architect3.0T磁共振
下一步,医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论述,按照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标准建设,力争早日建成一所环境更加优美、技术能力更加突出、运行管理更加科学、社会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化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在全省三级医院综合实力排名大幅提升,努力将医院打造成为高质量全面发展的晋西北医疗中心。
记者:薛礼伟 通讯员:俞忠源
(编辑:王业)
免责声明:三晋新闻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三晋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中文陈述文字和文字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由任何怀疑或质疑,请即三晋新闻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